Page 40 - 高中 信息技术 必修1 数据与计算
P. 40

第二章  知识与数字化学习





































                                                            图2-9  个性化学习

                           (4)创造性和再生性。数字化学习具有创造性和再生性。互联网采用超文本链接的

                      形式联结信息,非线性、跳跃性是其重要特征。网络课程的组织方式符合人们的思维规
                      律,有利于人的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也有利于丰富想象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
                      发展。                    广东教育出版社

                           数字化的课程学习内容使学习过程变得不再枯燥,学习者更愿意参与和沉浸到学习中
                      去。学习者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采用新颖、熟练的数字化加工方法,进行知识的
                      整合、再创造,并作为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数字化学习的可再生性,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

                      习者的创造力,而且为学习者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5)开放性。在社会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的今天,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
                      虚拟课堂、虚拟学校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入数字化的学习环

                      境,实现碎片化学习。学习空间正变得无围墙、无界限。同时,个体的学习也不再是阶
                      段性的,而是终身的;数字化学习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推动了终身教
                      育的发展。
                           深入了解数字化学习的各种特点,既有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和理解数字化学习的基本

                      内涵,也有利于我们根据数字化学习的特点,有效地运用数字化学习工具开展自主学习、
                      协同工作与知识分享,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



                           分 析


                           1.收集身边的、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化学习事例,分析人们是如何利用数字化学习为
                      生活、学习服务的。
                           2.分析传统学习与数字化学习两种方式的区别,填写表2-4。




              32  32







            9      ֻؽᅣ JOEE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