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高中 信息技术 必修1 数据与计算
P. 117

 5.2 数据的采集







                                              表5-3  数据安全保护技术的使用特点一览表
                     数据安全             适用场合               备份介质             备份距离                     管理
                     保护技术
                                 简单小数据量备份,个
                     拷贝/FTP                             磁盘。           近。                  手动执行,占用人力资源。
                               人不定期的文件保护等。
                                                                                          备份软件对使用者要求较
                                                        磁带机、磁         近,以本地备份
                       备份        有归档需求的用户等。                                             高,需要掌握数据库、文件
                                                      带库、磁盘。        为主。
                                                                                        系统等综合知识。
                                                                                          设定策略后无须人工干
                     复制技术        企业等。                   磁盘。           远近皆可。             预,复制与恢复的过程都很
                                                                                        简单。
                                                                      近,带宽和距离影
                                             广东教育出版社
                     镜像技术        企业等。                   磁盘。         响延迟时间和性能,             简单。
                                                                    因此多以本地为主。
                                                                                          连续备份,可以实现过去任
                     持续备份        企业等。                   磁盘。           远近皆可。
                                                                                        意一个时间点的数据恢复。

                         为了防止他人对机密的数据、数据库进行非法访问、删除、修改、拷贝等操作,可以
                    采用对数据进行加密等方法,保护数据在存储和传递过程中不被修改或泄露。选择何种加
                    密算法、需要多高的安全级别、各算法之间如何协作等,都是进行数据加密要考虑的因

                    素。加密技术通常分为对称式加密和非对称式加密两大类。对称式加密指加密和解密用的
                    是同一个密钥。非对称式加密指加密和解密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必须配对使用,否则
                    不能打开加密数据。

                         (2)数据的隐私保护。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数据正在变成生活的第三只眼,敏锐
                    地洞察却也正监控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上网浏览、出行、购物等数据,统统都被记录了,
                    人人都成了数据的产生者和贡献者。数据带来的整体性变革,也使得数据的隐私保护的形
                    势显得越发严峻。
                         隐私泄露的问题不是大数据时代特有的,在没有大数据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有很多隐

                    私泄露的问题。可是到了大数据时代,数据发布多了,信息范围扩大了,信息传播和共享
                    速度加快了,若不加以控制,其所含的商业信息或私密信息就可能泄露(图5-7)。解决
                    办法有三个:一是技术手段,常用的隐私保护有:①数据收集时进行数据精度处理;②数

                    据共享时进行访问控制;③数据发布时进行人工加扰;④数据分析时进行数据匿名处理
                    等。二是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三是要对数据使用者进行道德和法律上的约束。

















                                                        图5-7  隐私泄露的途径

                                                                                                                    109109







            9      ֻ໴ᅣ JOEE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