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高中 信息技术 选择性必修2 网络基础
P. 114
第五章 物联网与“互联网﹢”
(1)感知层
感知层主要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
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
(2)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实现信息的传递、路由和控制,包括延伸网、接入网和核心网,网络层可
依托公众电信网和互联网,也可以依托行业专用通信网络。
(3)应用层。
应用层包括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和各种物联网应用。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为物联网
应用提供信息处理、计算等通用基础服务设施、能力及资源调用接口,以此为基础实现物
联网在众多领域的各种应用。
广东教育出版社
3.物联网的特征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显示出它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等特征。
(1)全面感知:物联网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全球定位系统、摄像头、传感器、
网络等感知、捕获、测量的技术手段,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的采集和获取。
(2)可靠传送:物联网通过各种通信网、广电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信息接入
网络,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交互和共享。
(3)智能处理: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
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并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
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4.物联网的实现步骤
物联网的实现步骤主要包括以下三个:
(1)对物体属性进行标识,包括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静态属性可以直接存储在标
签中,动态属性需要先由传感器实时探测。
(2)由识别设备完成对物体属性的读取,并将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
格式。
(3)将物体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处理中心可能是分布式的,如
家中的电脑、手机或智能设备的边缘计算、云计算等;也可能是集中式的,如计算中心
等),由处理中心完成物体通信的相关计算。
5.物联网与互联网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物联网是比
互联网更为庞大的网络,其网络连接延伸到实物和实物之间,这些实物可以通过各种信息
传感设备与网络连接在一起,进行更为复杂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如图5-4所示。
106 106
9 9 JO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