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高中 信息技术 选择性必修1 数据与数据结构
P. 23
1.2 对实际问题的数据抽象
1.2 对实际问题的数据抽象
在图1-11中,数据间的联系是多对多的:每个数据既有多个前驱,也有多个后继。这
种数据间的多对多联系称为网状关系。例如,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人员之间的关系
就是网状关系:一个教师同时教多个学生,一个学生也同时有多个教师授课。
综合以上三个例子可见,描述这类非数值计算问题的数学模型不再是数学方程,而是
用诸如表、树、图之类的数据模型进行描述。
1.2.3 建立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数据描述,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数据抽象的结果。
广东教育出版社
当描述客观事物属性的数据被抽取出来,数据间的关系就能理清,建立数据模型也就
水到渠成了。建立数据模型的过程如图1-12所示。
图1-12 建立数据模型的过程
具有线性关系的数据,其数据模型是表——如超市客户表、商品表、各种场景下的
学生表等。线性关系是计算机中最常见的数据关系,表是计算机中最常见的数据模型。
在本教科书的后续章节中将要学习到的链表、队列、栈、字符串,其数据模型都是表。
具有层次关系的数据,其数据模型是树——如家族成员树(如图1-10所示)、班级成
员树、学校机构树等。
具有网状关系的数据,其数据模型是图——如城市交通图(如图1-11所示)、学校人
员图、(师生)教学图等。
15
15
21X2204.indd 15 2019/9/26 13: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