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高中 信息技术 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
P. 92
第三章 信息系统的网络组建
项目实施
各小组根据项目选题及拟订的项目方案,结合本节所学知识,为所设计的智能系统组
建供其运行的小型无线网络环境,调试运行并改进,最终完成智能系统的完整设计。
参照项目范例的样式,撰写相应的项目成果报告。
成果交流
各小组运用数字化学习工具,将所完成的项目成果,在小组或班级上进行展示与
交流,共享创造、分享快乐。
活动评价
各小组根据项目选题、拟订的项目方案、实施情况以及所形成的项目成果,利用教科
书附录2的“项目活动评价表”,开展项目学习活动评价。
拓 展 广东教育出版社
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又译为网际协议地址),是IP
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
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最初设计互联网络时,为了便于寻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标识
码(ID),即网络ID和主机ID。IP地址可以视为由网络ID与主机ID两部分组成,一部分
为网络地址,另一部分为主机地址。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ID,
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的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有一个主机ID与其对应。
Internet委员会定义了5种IP地址类型以适用不同容量的网络,即A类至E类。其中A、
B、C三类(如表3-5所示)由Internet NIC在全球范围内统一分配,D、E类为特殊地址。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地址,用于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便区别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并
说明该IP地址是在局域网上,还是在远程网上。
表3-5 A、B、C三类IP地址类型
类别 最大网络数 IP地址范围 最大主机数 默认子网掩码
7
A 126(2 -2) 0.0.0.0-127.255.255.255 16 777 214 255.0.0.0
14
B 16 384(2 ) 128.0.0.0-191.255.255.255 65 534 255.255.0.0
21
C 2 097 152(2 ) 192.0.0.0-223.255.255.255 254 255.255.255.0
84 84
9 # JO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