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高中 信息技术 必修2 信息系统与社会
P. 22
第一章 走进信息社会
2. 从计算机用户界面发展的角度
人与机器的交互方式一直都有一个变化周期:从最早的鼠标、键盘,到多点触屏,再
到语音控制和手势控制;现在更多的自然用户界面,将机器与计算机更紧密地和生活、工
作、学习场景融合;未来的人机触觉控制,正在创建科学探究的新领域。
(1)体感技术。
利用体感技术,人们可以很直接地使用肢体动作,与周边的体感装置或环境互动,无
须使用任何复杂的控制设备,便可身临其境地与内容做互动。
(2)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指由计算机生成交互式仿真情景的人工世界。人们戴上特殊的头盔和
数据手套,可以和人工世界的仿真情景进行交互。多媒体计算机和仿真技术,使人们置身
广东教育出版社
于虚拟实景世界中,获得亲身体验的知识。
(3)增强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能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
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随着随身电子产品运算
能力的提升,增强现实技术的用途将会越来越广。
3. 从典型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的角度
(1)虚拟计算。
在计算机领域,虚拟化这种资源管理技术,是将计算机的各种实体资源,如服务器、
网络、内存等,予以抽象、转换后呈现出来,打破实体结构间不可切割的障碍,使用户能
以比原本的组态更好的方式来使用这些资源。通常所说的虚拟计算,是以虚拟化、网络、
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为核心的一种计算平台、存储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共享管理技术。虚
拟化已成为企业IT部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般来看,虚拟化技术主要包括服务器虚拟
化、内存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应用虚拟化及桌面虚拟化。
(2)通信技术。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通信传输也向高速、大容量、长距离不断发展。波分复用技
术已经进入成熟应用阶段,光放大器代替光电转换中继器已经实用;相干光通信、光孤子
通信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无线通信网络和基于无线数据服务的移动互联网逐渐深入社会生
活的方方面面,并在电子商务、社区交流、信息传播、知识共享、远程教育等领域发挥着
巨大的作用,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成为经济活动中最具发展创新活力的
引擎。
(3)传感技术。
感测与识别技术的作用是仿真人类感觉器官的功能,扩展信息系统(或信息设备)快
速、准确获取信息的途径,包括信息识别、信息获取、信息检测等技术。能够自动检测信
息并传输的设备称为传感器。传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
大支柱,它使开源硬件突破专业领域的围墙,人们可以基于开源硬件很方便地根据自己的
设计,制作具备一定功能的信息系统,开展创客教育与创新活动。从仿生学观点来看,如
果把计算机比作处理和识别信息的“大脑”,把通信系统比作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
14
14
9 " JOEE